彝族除部分地区呈大片聚居外,很多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居住。各民族间密切交往,文化、经济,风俗习惯互为影响,民居建筑也相互影响,有的地区甚至基本相同。因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生活习惯、民族影响、社会发展阶段和各户家庭经济的不同,彝族民居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面貌,一般都以简洁的结构,因地制宜地使用材料,而带有鲜明地方特点。至于土司、头人等的住宅,因其财力丰厚,常请汉族或白族匠师修建,基本是汉族或白族形式。
彝族民居大体可分为:土掌房,即密楞上铺柴草抹泥的平顶式房屋;瓦房(包括草房);木楞房即井干式房屋。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建筑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多为瓦房,与附近汉族民居基本相同。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山区、半山区,土壤又为粘性沙土者多为土掌房。森林密布的边远山区,则多是木楞房。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建筑材料也相应发展,民居起了很大变化。不少地区不再建盖耗用木材多的木楞房,以及易燃易腐的草房,而改建瓦房,民居的兴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哀牢山、无量山的广阔山区,元江、新平、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彝族的民居多为土掌房形式。当地其他民族,如:居于酷热河谷的傣族,居于山腰的汉族等,民居也是土掌房形式。成村成寨的土掌房随处可见。土掌房民居,一般每户由楼房及平房两部分组成。楼房是正房,为三开间,平房是厢房一至二间,外墙无窗或仅有小窗,土墙土顶,一片黄色,高低错落,敦厚朴实。屋顶是晒场,从正房楼层至平房屋顶,正房屋顶晾晒农作物,晒场地位高爽,农作物可免遭鸡啄虫吃。这种特殊的晒场,深为广大人民所欢迎。即使城镇居民,也喜欢有一个晾晒衣物的场所,有的也采用此种建筑形式。
土掌房民居,被大量地区所采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用料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第二,土掌房顶是农村不可缺少的晾晒农作物的场所。在崇山峻岭地区,村寨坐落在半山腰中,或被层层梯田围绕,很难找出大块平地辟为晒场,屋顶就如人造平地一般,节约了土地,又解决了晒场。此外瓜果粮草等常年堆放在屋顶上,实际上还是贮存场地。这是彝族人民因地制宜地解决晒场的一个创造。
第三,土掌房屋顶覆土约20厘米厚,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冬暖夏凉。
第四,土掌房结构简单,建筑技术要求不高,容易建造也易维修。
上述情况说明土掌房因其适应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生活、生产需求、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土掌房终因其有易漏雨的缺点,经济许可时居民还是乐意建瓦房。有的地区因种种原因,局部建瓦顶或草顶,成为土掌房的另一种形式。土掌房民居可分两大类:单一的土掌房,局部加建或改建瓦顶或草顶的土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