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所信仰的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公元1~2世纪之间,印度佛教中分裂出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教派,将原来只求自我解脱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小乘佛教后来传至斯里兰卡,继而传到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省。关于此教最初传入傣族地区的时间,看法不一,主要有“盛唐时期”和“明初”两种说法。
傣族建筑艺术无论从建筑风格和艺术思想上,都是傣族群众丰富的生活知识的积累,是傣族人民智慧外化的结果,同傣族人民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传统的佛教和美学思想,它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一种表现,为沟通东南亚文化和中原文化,发展傣族佛教文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傣族社会保留着信仰其特有原始宗教的传统,同时他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两种宗教在今天的傣族社会中得到了融合。两种宗教在傣族社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之有关,在每个傣族村寨都有各自的寨门、寨心、佛寺。娜允古城中的中城佛寺是孟连较为典型的傣族佛寺。它是过去居住在中城的土司家属及官员们的专用佛寺。
小乘佛教是傣族的全民性宗教,强调佛法与王法并重,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推崇与扶持,使得自上而下的推行,成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精神依托,它的影响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寺庙是村寨中必不可少的公关活动场所,一般一座村寨设一座佛寺,像娜允古城设三座佛寺的比较罕见,这也说明娜允古城历史上非常繁荣。
作为孟连统治中心的娜允古城内,曾先后建立了3座佛寺,这就是上城佛寺、中城佛寺、下城佛寺。
中城佛寺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即傣历一千二百七十二年,是孟连县城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佛寺之一。在土司时期,中城佛寺是娜允古城内居住在中城的官员们专用的佛寺。
上城佛寺,又名景儿(傣语,意为龙城佛寺),位于孟连宣抚司署的北面,坐落在金山上,座西朝东,紧靠龙血树林、金山和孟连宣抚司署,是娜允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其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8年),佛寺具有较高的声誉,曾是傣族土司时期土司家族的专用佛寺,国内外高僧到孟连通常都居住于此地。
云南省孟连县是由傣族、拉枯族、佤族这三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娜允古城位于孟连县的西边。娜允古城东边是南垒河,南边是孟连至动阿公路,西边为孟连至南雅公路,北边是金山,娜允古城占地约36公顷。傣族语中的“娜允”翻译成汉语为“城中之城”的意思,即我们所说的“内城”。在娜允古城的傣族有句古谚:“城前渔,城后猎,依山傍水把城建”,从这句古谚语中也充分显示了傣族传统而古老的建筑观和审美态度。娜允古城格局非常之独特,整个娜允古城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势与地貌而建,整个古城分为上城、中城、下城,及芒方岗、芒方冒两个寨子,简称“三城两寨”。古城不像内地的大部份古城池,它没有城墙和城门,也没有中轴线。这与汉族古城中设有中轴线,四周建以城墙,平面布局为方形的传统格局大相径庭。
从整个娜允古城的地势环境上看,古城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背靠金山,俯瞰坝子,南垒河缓缓地由东向南流,是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中“负阴抱阳”理念的集中体现,而整个古城的核心——孟连宣抚司署,地处于有着“天心中道”之称的半山腰。古城的地形呈东边高西边低的形态,上城、中城、下城,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西边是芒方岗、芒方冒两个村寨。2001年娜允古城被云南省政府批准公布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被列为云南省60个旅游观光小镇之一;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之一。孟连宣抚司署、上城佛寺、中城佛寺成为娜允古城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娜允古城的整体格局与内地或者云南省内其它的古城有着截然不同的格局。古城景观空间是依据傣族的传统礼制分为上城、中城、下城三个部分,上城地势最高,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孟连盆地,所以是最高统治者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中城位于上城的南部,地理位置较上城稍低,是官员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下城则是下人或者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地势最低。古城建筑的整体布局依山就势,顺山势而行,层层跌落,整体的空间趋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水,而且周围山体及自然绿化保护较好,体现了傣族传统上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自然观和习水而居的传统习俗。整个古城的道路网呈自然式分布,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肌理。
上城佛寺佛殿:傣语称为“维罕”这是整个佛寺中最主要的建筑,也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念经礼佛和进行重要宗教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佛殿长29.4米,宽20米,通高12米。佛殿为歇山顶,三重檐外廊式木结构建筑,五十六棵圆柱呈八排对称排列,外廊有二十四棵圆柱,鼓形柱墩,屋面还是傣族常用的小挂瓦。
中城佛寺佛殿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顶围廊土木建筑,屋脊正中有葫芦宝顶,挂瓦屋面阔5间,长22.8米,宽17.8米,面积405.8平方米,台基高0.8米,石踏垛4级。佛殿内释迦牟尼佛像位置正中,供奉于中西端两排柱子的第二间,坐西向东,这与佛经所说一致。
傣族佛寺建筑结构精美,一般选择在高地或村寨中心建造,其布局没有固定格式,自由灵活,也不组成封闭庭院。寺院建筑由佛殿、经堂、山门、僧舍及佛塔组成。佛殿是主体建筑,形体高大,歇山顶。佛殿屋顶坡度较陡,使用缅瓦挂瓦,一般做成分段的梯级叠落形式,与缅甸、泰国佛寺风格极为相近。傣族佛寺建筑在屋顶、墙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装饰,装饰材料极其多样,有用瓦装饰,有用铁艺装饰,也有用玻璃装饰,还有用各种涂料装饰的,金水漏印的图案装饰手法是傣族佛寺装饰的重要特点。装饰方法既有构件装饰又有彩画装饰,既有东南亚建筑艺术特色,又具有傣族建筑风格,是傣族建筑艺术及民间美术的缩影,无论从建筑风格和艺术思想上,都是傣族群众丰富的生活知识的积累,是傣族人民智慧外化的结果,同傣族人民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传统的佛教和美学思想。
佛寺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骨),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或源于梵文音译、意译,或为假借、隐喻,或为某种类型的专称、别名,到明清时期通称寺、庙。“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天竺僧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称白马寺,后世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佛教在中国流行近2000年,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筑上。傣族佛寺是傣族举行宗教祭祀和僧侣诵经习文的场所。
一般佛寺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寺庙建筑、佛塔和园林。
大殿:娜允古城傣族佛寺大殿是佛寺的主要部分,一般为长方形平面,坐西朝东,东面为大门,西面为佛像,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竹木或土木结构,开间为三间或五间不等。屋顶坡面由多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大殿在重檐屋顶之下再设置围绕大殿的外廊和屋顶,形成三重檐屋项。佛寺大殿屋顶的层次代表着佛寺的规格,层次越多,规格越高。所以整幢大殿显得十分庄重威严,舒展大方。屋脊中央以宝瓶装饰,屋脊上、屋檐上有大量凤、孔雀、龙、狮子、花卉等装饰。造型朴素大方,风格独特。
戒亭:戒亭是寺院举行高级佛事活动的场所,是佛寺中最为神圣的地方,也是整个佛寺建筑中最为壮观和最有特色的部分。戒亭平面呈正方形。形象高耸、秀美,外形装饰华丽,一般装饰在台基和屋顶。台基为1.5--2米高,其上绘制各种色彩艳丽的彩绘,有的还镶嵌彩色玻璃。屋顶成攒尖顶,装饰华丽,常用白银、白铁皮等做成镂空花饰。
佛塔:佛塔为砖石结构,体量一般较小,佛塔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式金刚座佛塔、高基座佛塔等,千姿百态。佛塔由基座、塔身、塔颈、塔刹组成。塔体整个部分常涂有金银粉和其他黄色或银色涂料。装饰:佛寺、佛塔的建筑往往代表了当地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傣寺的装饰艺术也代表了傣族最高的装饰艺术成就。与民居不同,傣族佛寺建筑在屋顶、墙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装饰,装饰材料极其多样,有用瓦装饰,有用铁装饰;也有用玻璃装饰,还有用各种涂料装饰的。装饰方法有构件装饰和彩画装饰。
禅房:又称禅屋、禅居、禅堂。禅宗寺院以“禅那”为宗旨。“禅那”意谓“思维”或“静思”,也就是需要安静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静居之处,这就产生了禅房。禅房一般在寺院的后部或方丈室附近,是修禅人居住之所。
佛寺不仅是傣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它还是传播傣族民族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中城佛寺由佛殿、僧舍、经堂、八角亭、前廊、寺门组成。佛殿纵向墙身为土筑,山墙为板壁,板壁为赭红底金水漏印佛教题材图案及花卉图案。中城佛寺的装饰构件及门窗细部也具有汉式特征,如:佛殿的几何形方窗及梅花形圆窗,局部的动物及花卉镂空木雕。从中城佛寺与宣抚司署的建筑细部装饰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化对孟连傣族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汉式建筑中的装饰手法,易为孟连傣族所接受。
傣族佛寺的壁画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构图到色彩都是拥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娜允古城佛寺壁画风格秀美雅致,质朴细腻,常见的内容多为佛祖释迎牟尼史诗,神话传说的英雄人物,释迎牟尼佛本生故事和民间神话等等。娜允傣族佛寺里的壁画距今约有近80年的历史,绘画者有外地传教的高僧,也有本地的高僧,。中城佛寺的壁画据说是由西双版纳动遮佛寺的康朗大佛爷绘制。
上城佛寺佛殿的最大特点是由山墙短边作为主入口,殿身呈东西纵向布置。长边有小门作次入口,入口上方倒悬木雕金龙,盘旋在门厅正上方,两侧对联位置镶有植物花卉的连续雕刻,外圈是孔雀羽毛的变形雕刻,全部都施以金色,使得这个小小的入口辉煌而华贵。
殿堂内主尊佛像释迦牟尼坐西向东,供奉的菩萨都施以金色,身披红色袈裟。须弥座两侧均设守护,是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中所特有的男女青年“仕俗”形象。孔雀护卫在释迎牟尼身后。佛像前是类似古建里的梁仿装饰,雕刻图案以释迎牟尼为主,两侧各一侍卫,以植物花卉装饰,形态自由,但左右对称。这些雕刻都绘以油彩,人物以黄色为主,植物花卉为玫红色与天蓝色搭配,显得五彩缤纷。上城佛寺通过中心佛像来显示其地位,六根金色立柱并列排列,悬挂于立柱上的长幡是龙缅寺特有的标志。长幡的上的图案由有各种吉祥纹样组成,多使用浓重色彩,色调华丽,是为追悼亡灵而制作,代表这是通向天国的天梯。
中城佛寺佛殿内有柱6排24棵,均涂赭石色,金水漏印花卉纹饰,佛像前内檐柱左右上端是金色飞龙花牙子。佛殿四周的格板上也是赭石色,上有金水漏印的须弥座式葫芦宝塔、佛像、傣族歌舞伎、花卉等图案。金水漏印图案朴实大方,充满浪漫的色彩,图案有的借鉴傣族民间剪纸造像,很富有民族特色。再配合上信徒们奉献悬挂的各种彩色织锦或刺绣长经幡,使得整个大殿显得庄严华丽。
佛殿正门在向东短边,长边各有两个小门,都是以红色为底饰以金水漏印。沿着外檐走廊分别可以通向东门和北门。外廊四周有外檐柱24棵,复盆式柱础,柱头饰有彩色玻璃仰莲,柱身红底饰金水漏印。信徒们在礼佛之前都要在这里净心,在此处脱鞋才能进入佛寺大殿。大殿正门前四棵立柱下蹲坐四个石制祥兽柱础。大殿左边是八角亭,据小乘佛教传说:八角亭的八个角代表佛祖释迎牟尼身边的八个高僧,面向东南西北的四道门是表示把佛法传向四面八方,可见佛教建筑和佛教教义在建筑形式上的统一,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大殿正门的左边便是中城佛寺的佛塔,从佛塔的数目就可以反映出佛塔在傣族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傣族民众认为建塔是为自己造福,在他们的信仰中塔是佛祖的象征。中城佛寺佛塔的塔基须弥座由12个白象、12个金衣侍卫围合成正方形。塔身的下半部是由几层叠置须弥座供奉佛祖释迎牟尼像,佛祖上方饰以孔雀开屏。佛祖造像两侧是植物圈纹和佛塔雕刻,最外侧是四个塔落在四个角,坐落在白象的塔座上。塔身的上半部也是叠置式塔,为三层叠置的八边形基座来支承一个小而逐渐收缩的塔身,中间饰以金色风铃和小型的雕刻,顶部是一个呈莲花苞形状的塔尖。整个塔装饰金碧辉煌。
娜允古城的居民主要为傣族,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所以村村有寺,寺寺有塔,寺庙和塔是村寨中起凝聚作用的中心。往往位于村寨较高的山坡上或寨子的主要入口处,也有的在村寨的中部和西部,大多佛寺都由民间工匠修建,因而佛寺具有古拙、朴素之美。
娜允傣族佛寺的选址和布局也极其严谨、考究,傣族佛寺受东南亚小乘佛教寺院形态影响,总体布局少规则对称,多灵活自由。
娜允古城傣族佛寺建筑的特点也表现在寺门和门廊上,寺门一般为三间两层重檐建筑,面朝东方,造型与佛殿屋顶形式统一,屋脊上装饰有火焰状、卷叶状和动物的陶饰。檐下的木版上绘制壁画,正中为大门,左右两侧两间各有用泥塑造的巨大的龙形“啦嘎”,为守护寺院的神兽。大门后是一段长廊,通向佛殿。
佛寺由寺门、引廊、佛殿、僧房、经亭、金塔、银塔组成,与金山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和谐。傣族佛寺的布局大多比较自由,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寺庙正门是歇山顶两层重檐形制,正方向的位置是花墙封起,东西方向开通形成一个简单的通道。从形势上看西侧向东的门为主入口,古朴的木质大门、传统的傣族挂瓦、玲珑的翘檐,傣汉两种语言注明了“孟连上城龙缅寺”。进入寺庙后就自然到达引廊,引廊的形式傣族民居叫“很帕雅桑木底”,屋顶没有梁,直接支撑在众多的柱子上。引廊的屋面是傣族传统的挂瓦,出檐较深。穿过引廊到达佛殿,门与佛殿之间也没有中轴线关系,引廊与佛殿形成垂直关系。